许君仪首开先河 建立校园多媒体平台

Share this post on Facebook



报导: 邱伟杰

她,是J-ON的前任总编辑兼创办人。在进入即将毕业的第三年第二学期的当儿,许君仪终卸下了J-ON总编辑一职。回顾刚踏入拉大校园的她,也许没想过会在自己大学的生涯里成立一个真正属于新闻系学生的网上报纸吧?

许君仪

这一切还得归功于第二年学期的校园作业,即制作校园报纸,让J-ON有了雏形。

其实,严格来说,J-ON并非真正的校园第一份报纸。在八打灵再也的分校曾有学生有意制作校园报纸,然而,却面对了印刷法令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阻碍而作罢。

君仪表示:“成立J-ON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个平台,借此得知更多校园消息,同时,也可以与学校进行交流。”


无处可“宣”

然而,J-ON的成型也关乎了君仪一次亲身体验的经历。

追溯到几个月前,在大学第七栋图书馆大楼竣工后,原先的图书馆面临搬迁,当时,她并未得知这项消息,依旧如往常般前往原本位于第二大楼的图书馆,欲寻找作业资料。

“当我进入图书馆时,发现许多书籍及资料已经不在了,只好向图书管理员求助。惟,得到的是管理员敷衍的对待。”

令君仪感到无奈的是,身为学生的她并未因为图书馆的搬迁而接获通知。相信还有更多学生也像她那样,白跑了一趟,却又无处可宣。

因此,脑海里建立一个让学生可以轻易得知校园消息的概念,更加地坚定。最终,在当时系长的陈慧萍讲师的鼓励下,拉曼大学第一份网上报纸孕育成型了,势要成为拉大生的资讯管道。


以中立为前提

刚成立的J-ON,对于许多人来说,仍然是陌生的。在没有任何的白纸黑字保证下,贸然地要求进行采访,让J-ON记者无可避免地碰了不少钉子。

“犹记得,刚成立的J-ON曾针对泊车不足问题进行过采访,惟学生事务部却闭门不理。”

她表示,即便在新任系长,祖依蒂讲师的帮忙,邮寄申请要求采访信件,该部门的官员却给予不曾收到该信件的答复,拒绝接受采访。

“其实,J-ON最主要是在学生及学校之间保持中立,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亦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的管辖之下,更不是持着“反对大学”(anti-university)的角色。”

以泊车课题为例子,她表示,其实学校是以任意抽签方式来进行,然而,犹有许多学生对此事不甚了解,在自身申请不到泊车贴纸后,一股不满之气慢慢在学生之间酝酿成形,让学校及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紧绷。

“我们针对这个课题进行采访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个中的情况及详情,学校并非为难学生。”

幸运的是,如今J-ON已渐渐为人所知,在采访过程中的困难也慢慢减少了。


最难忘的一次采访

当问到许君仪觉得哪个采访是她本身最难忘的时候, 她突然变得有点伤感。因为采访去年年尾拉曼生不幸溺毙案的唯一生还者,是她为j-on作出最难忘的采访。

因当中除了要问出事发的详情外,还要顾及生还者的心情。死者是那唯一生还者的好朋友,因此怕他再次“触境”伤情。

“我们在采访过程中非常的小心翼翼,幸好他比我们想象中的坚强,反而,他还劝道我们要珍惜生命。”

此外,她本身认为一位敬业的记者,除了要不掩盖事实的报导真相外,道德上的关心是必要的。无时无刻是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看待,以便兼顾对方的心情。


希望读者了解J-ON的真正用意

君仪表示,到目前为止还有许多读者不了解成立J-ON的用意。其宗旨其实是想要设立一个平台,以便有个管道让拉曼生了解更多的事时,而不是为了某人的个人利益。

“许多读者会来函要求我们这样、那样的,其是有时候有些读者却误会了成立j-on的用意,我们不是想要读者的“要求”,而是希望读者的“参与”。”

以读者来函的专栏为例子,希望读者针对报导,事后可通过此专栏加以讨论,而不是纯粹为了读者们的个人利益。因为,我们是没有采取行动的权利。


J-ON的同仁们致敬

在采访结束前,君仪表示要向J-ON的团队成员们表示万分的谢意。 因为,他们都是心甘情愿及无条件地付出。

不论在时间上、精神上、甚至在金钱上,都是无怨无悔的向J-ON贡献。她表示今时有少许`“成就”的J-ON都是归功大家的功劳。

最后,她想向J-ON团队的成员们衷心地说声:“谢谢”。


Filed Under: , ,